碎!”
何小满撞开后窗时,最后瞥见茅山老师的蓝布衫被镜中黑影吞没。雨幕中传来老铜缸的嗡鸣,像是有人在用指甲盖敲击水面。他抱紧青铜灯冲向荒草丛生的旧校舍,怀里的火苗突然指向西北——那里本该是围墙的位置,此刻却竖着一扇布满铁锈的校门,门牌上赫然写着:
**江城中学(1983-1998)**
---
锈门在何小满指尖触到的瞬间化作齑粉。怀里的青铜灯焰“嗤”地暴涨,将满地铁锈照成暗金色粉末——那是1998届高三(2)班全体学生的名牌,王建国、陈红梅、周莉莉……每个名字都嵌着半片碎镜。
旧校舍走廊的霉斑在灯下***成血管纹路,何小满踩过一张泛黄的物理试卷,油墨字迹在蓝焰中倒流:请用光的波粒二象性解释下列现象。答题区空白处洇着褐色的血渍,勾勒出一枚眼睛图案,瞳孔位置写着“李茅山”的教师编号。
二楼器材室的门把手上缠着铁链,锁头浸满青苔。何小满举起青铜灯凑近,火焰突然舔向锁芯,金属熔化的焦糊味里混着一缕檀香——这是茅山老师常年别在衣襟上的味道。
“砰!”
镜片碎裂声从身后炸开。何小满回头看见自己来时路上的脚印正被黑暗吞噬,每消失一个脚印,怀里的灯焰就矮一寸。墙皮簌簌剥落处露出九十年代的旧海报:《江城中学物理兴趣小组观测日食合影》,泛黄照片里穿蓝布衫的茅山老师抱着凸透镜,她身后戴圆框***的男教师胸口名牌赫然写着“李茅山”。
“两个……茅山老师?”
灯焰骤然熄灭。何小满在绝对黑暗中听见液体滴落声,紧接着是粉笔划过黑板的摩擦声。当他重新点燃打火机时,发现自己正站在1983年的物理课堂上。
二十岁的茅山老师梳着麻花辫,在黑板上推导到一半的公式旁画了个巨大的叉:“经典力学解释不了校门口那口铜缸——昨天淹死的学生尸体捞上来时,头发里缠着1975年毕业班的纪念徽章。”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