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
王晓梅当然不可能正面回答。
这么敏感的话题,要局领导批示才能正式通知。
但王晓梅对林初年印象不错,又帮她打发了缠人的董桂强,所以语气倒不是很官方。
“老董,下个月才会正式通知笔试面试,还没最终确定人选呢,你这个问题问早了,刚才小林也表示了,他可以先留下,做个代课教师。”
“啊,这样啊?行行,我知道了。”
董桂强也没带着林初年在县城逗留,直接去了董集中学。
回到学校后,董桂强在办公室里多安置了一张桌子,道:“林老师,乡下条件简陋,你多担待。这里是咱们老师的办公室,九个年级,算上你一共五个老师。等下我去把我的校长办公室腾出来,给你当宿舍,我就在这里搭个位置。”
“啊,校长,这怎么行?”
“没事儿,都是为了孩子,你愿意留下来干,我就已经很高兴了。这样,你先跟赵老师学学,她马上产假了,这摊子你得先接过来。我去给你拾掇宿舍。”
董校长说这话的时候,旁边一位女老师瘪了瘪嘴。
校长离开后,林初年就明显发现,办公室里的气氛明显不对劲,脑子里想了想,自然明白什么原因了。
路上董校长提到的,原本这里的四个老师,只一个有编制,就是教导主任吴明亮。
其他三个年轻的都是合同工。
言外之意是要珍惜,别看是乡镇,但这待遇也是别人梦寐以求的。
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啊!
重活一世,林初年的感知比别人敏锐很多,不过小小一个乡镇中学这点勾心斗角,在林初年眼里根本就不叫事儿。
“林老师,你刚来,原本应该先适应下,但我预产期是九月份,手里带着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语文,这两天你就跟堂听听我讲课吧。”赵老师把手里的刻笔放下,有些吃力的起身说道。
“好的。赵老师,刚才校长说有台电脑需要安装,请问放在哪里了?”
“电脑就在那呢,你弄吧。”赵老师指了指最里边的桌子。
林初年动作麻溜,很快就组装好了。
人就是这样,能力行不行,光靠嘴说没用,得下地跑两圈,才知道深浅。
见自己几人手足无措好几天的电脑,在林初年这个大学生手上几下子就亮起来了,赵老师不禁伸出大拇指。
“赵老师,刚才看你还在给学生刻卷子,有了电脑,可以直接在电脑里录入,打印,而且随时可以调整、排版,方便多了。只是咱们这台打印机,不太适合批量打印。”
林初年一眼就看见,赵老师在给学生刻期末试卷。
刻卷子十分考验耐心,刻蜡纸利用的是孔板印刷院的,通过刻字把涂蜡去掉,渗透油墨进行油印。在蜡纸上刻字不仅需要规划好试卷的整体布局,还要掌握好力度,力度小了刻不透蜡纸,刷油墨的时候油墨渗不透试卷就印不清晰,力量大了会把蜡纸划破,前功尽弃。
“是吗,那可比我刻卷子方便多了。”
这人要是一旦得到认可,再丑也跟朵花似的。更何况林初年高大帅气,谈吐得体,又有他们所不具备的能力,赵春燕对林初年存有的一开始那点芥蒂,瞬间烟消云散。
“林老师,这是我的备课本,你可以先拿去看看,等下上课你去讲,我在后面旁听。”
林初年道了谢,大大方方的拿过备课本认真准备起来。
很快,一堂课下来,赵春燕是彻底服气了。
林初年旁征博引,一堂语文课贯穿了文史地常识,又风趣又幽默,别说同学们,就连她这个有四五年教学经验的老师,都觉得丝滑的不行了。
赵春燕嘴上没说什么,实际心里已经打定主意,就算是林初年受不了这里艰苦的环境,也得让校长尽力改善,留下他。
简直是百年难得一遇啊!
妥妥的大师级,就算重点中学的那些高级教师,也不过如此了吧?
一节语文课,上的意犹未尽,学生们连眼睛都舍不得眨,生怕错过了。
板书也漂亮,端正的宋体,简直绝了。
此时,下了课的教导主任吴明亮抱着一摞作业本回来,看到林初年正好从办公室里走出去,带起几分诧异问道:“赵老师,那小伙是谁啊?挺精神的!”
“咱们学校新来的老师林初年,校长三天两头去教育局要人,没想到还真要来个能人!正好有爱心人士捐赠来了电脑,他三下五除二就给装上了。要不是他啊,这卷子,我还真不知道要刻到什么时候呢!”
赵春燕这话说的很有技巧。
话里话外都在夸林初年,而且人是校长求来的,顺带还表示刻卷子这些杂七杂八的活儿,除了自己就没人干了。
作为教导主任,哪能听不出来赵春燕话里的意思。
其他两个老师跟赵春燕一样都没编制,这里工作量又大,家里也是一摊事,难免有想要摸鱼的时候。
这种事,作为教导主任的吴明亮从不火上浇油,也不会去指责谁。
不过刚才那小伙确实精神,会用电脑,就能提高不少工作效率。尤其是这门口的卫生也顺手收拾了,一看就是个细致人,别说是刚毕业的,就算老教师,都未必会有那份劲儿。
“来了个人是好事啊,你们可别看着人家年轻,光欺负人家。”
“哪能呢,刚才校长说了,他把校长办公室腾出来给林老师住......”
这会儿在操场上带学生上体育课的林初年还不知道,一下午功夫,赵春燕不光认可了他,还给在教导主任面前说了不少好话。
......
时间一点点过去,林初年一边熟悉乡镇中学生活,一边等待教育局的笔试面试通知,眨眼就过去了小半个月。
六七月的天,就像是娃娃的脸,说变就变。
上一秒还是晴空万里,下一秒就阴云密布。
这天放学的时候,外面的树哗哗作响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土腥气,学生们都急着往家跑,丝毫不知道危险正在靠近。
学校里多数孩子都住在董家村,那里是子牙河、大清河、西双河的交汇处,多年来,村民都是靠着河道而生,而现在,洪水随时有爆发的可能。
三条河,西双河将董家村分成了东西两部分,西边是蓄滞洪区,东边则是居住区。想要回家,穿过蓄滞洪区是最便捷的方式。
见着黑压压的乌云翻墨滚来,林初年心里直犯嘀咕,要说按照时间,上一世被麻志平遭遇到的洪灾,还差了些日子,可看这天色,貌似上游是在下暴雨的节奏。
他有些不放心,出了校门,跟在学生后面。
西双桥下,水位已经涨上来了。
林初年仔细观察,城防堤的高度明显低于防洪堤,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态势,东侧居民区的地势并不高。
城防堤已经开始渗水了,好的时候看不出来,到了要用的时候就出问题了。
根子找着了,明显是修建的时候偷工减料。
前世,洪发镇的这场洪灾,不知淹没了多少户家庭,事后调查,除了天灾,还有人祸!